首页 >> 多穗兰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组图凉山乌头

文章来源:托管农业网  |  2022-07-29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组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皖北大地埇桥区现代农业的脚步从来不曾停歇,2010年8月埇桥区进入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2011年,宿州市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埇桥区承担经营组织创新等多项改革试验任务。埇桥区为推进现代农业“两区”建设,按照“三次产业联动、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参与、项目强力支撑”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要素,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实施4311工程,坚持以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推动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创建,发展绿色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推动农艺农机农信融合,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该区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创新,激发现代农业内生活力

农业大区,新常态下该如何破解转型难题,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埇桥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埇桥区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奖励扶持办法》,从产业发展、新型主体培育、土地流转、金融保险创新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区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奖励补助。奖补政策的落实,有效地带动了各方面资源向农业生产领域的聚集,全区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以企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埇桥区探索创建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而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生产。先后出台政策,从项目实施、信贷融资、设施用地、技术培训等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同时,针对联合体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奖补标准。在各项扶持政策的带动下,到2015年底,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48家,联合体经营土地面积33万亩,带动农户9.8万户。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50家,其中皖神、徽香源等11家为省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16家,其中八张富民、淮河植保等6家合作社为省部级示范社;家庭农场发展到757家,其中10家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技术支撑。埇桥区以“两区”建设为核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生产、科学管理、促进发展为目标,着眼提供农业社会化全程服务、激发农技人员工作活力、稳步推进和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经营性服务体系融合试点工作,扬优势、补短板,构建了“专家组 融合主体 试验示范基础 服务对象”的农技推广新模式,起到了1 12的推广服务效果。 2015年全区共创建高产示范区(田)38个,面积达4.3万亩,增产增效1130万元,引进展示小麦、大豆、玉米新品种18个,完成新农药、肥料试验10项;应用无人机、籽粒收获机等新机具和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缓释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新技术17项;推行农机农艺融合,大力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成功抓好了玉米贴茬直播秸秆还田技术和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示范应用,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上升到75%。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题。开展了无质押贷款、大棚抵押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先后为产业化联合体累计担保贷款2.1亿元;与中行宿州分行合作开展 “宿州农贷通”业务,给予联合体龙头企业2亿元的授信额度。在做好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贷款试点,推出全市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第一单,磊博农机合作社、何勇家庭农场等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首批抵押贷款250万元,2015年共为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理抵押贷款350万元。积极与徽行埇桥支行对接,开展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破解融资难题,2015年已完成124家家庭农场初步信用评级,其中aaa级29家。鼓励涉农企业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草源牧业、绿洲森工、民得利种业、刘老二烧鸡等6家涉农企业先后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市场挂牌,拓宽了融资渠道。埇桥区主动与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分行对接,申报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区,申报材料已通过省政府审核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转型,驱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增强生态理念,主导产业 “调转促”步伐加快。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控肥、控药、控水的前提下,夏刘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单产达到892.6公斤,创全省最高纪录。 2015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16亿斤。蔬菜产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达到33个,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5个。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点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22个,监管范围由原来的近郊蔬菜延伸到乡镇果蔬基地,农产品监测检验合格率100%。畜牧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兄弟养殖、龙翔养殖的“猪--沼--果”种养结合模式为样板,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断提高。全区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8%,连续第8次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林木产业出口创汇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360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超过300万立方米,是“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全年出口创汇超过7000万美元.优化产业结构,特色“农业板块”初步形成。根据全区产业现状,重点建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 “农业板块”。依托煤矿塌陷区,在芦岭镇、祁县镇、大泽乡镇重点发展林下养殖和水产养殖,形成了特色养殖板块;依托徐州近郊优势,在曹村镇、褚兰镇、杨庄乡,扩大萝卜、金针菇等种植面积,形成了特色蔬菜种植板块;在大营镇、永镇乡重点发展设施避雨葡萄种植,形成了葡萄种植板块;在大店镇、时村镇、解集乡,依托大店粮贸市场和广阔的耕地,发展小麦良繁和优质麦种植,形成了优质粮食种植板块。

整合资源要素,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埇桥区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按照“市区共建,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加快现代农业三大园区建设。宿州付湖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0万亩高标准粮田沟、路、渠等配套设施完善,亩均单产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0%以上。植保飞机、烘干设施、物联网等先进设备在园区内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展览馆及综合服务中心、新农村研究院皖北综合试验站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在园区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园区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已初步建立。沈圩苗木花卉产业园苗木花卉种植规模超过6000亩,共栽植女贞、法梧、白腊、核桃等各种苗木近100万株,苗木花卉交易大市场正在规划建设。西二铺都市绿谷农业观光园定位为都市农业产业示范园--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美好乡村综合体。凤凰堤观光园、德丰采摘园功能不断完善,永盛蔬菜标准园、丰发蔬菜基地等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融合,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埇桥农产品长期“原装”出市,农民经常增产不增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该区理清思路,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的本地加工增值转化率,促进农业生产从“卖资源”向“卖产品”转变。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促进一产与二产的融合。依托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的资源优势,鼓励支持皖神面业、金海面业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蔬菜加工能力,加快推进华瑞蔬菜深加工、八张鑫地源等一批蔬菜加工项目建设。依托大豆资源优势,皖豆香食品公司发展成为一家集原料生产、物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豆制品深加工企业。

发挥信息化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埇桥区牢固树立 “互联网 ”理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2015年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埇桥区“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网上代买、网上代卖、创业培育、金融贷款等,借助电商平台,将埇桥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推向全国。 2015年11月7日,埇桥区“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首批60个村级服务站先后开业。 2015年,刘老二烧鸡、安特食品等农业企业线上总销售额突破 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6%,参与线上销售的主要产品有面粉、谷朊粉、挂面、酒精、食用油、烧鸡、饲料等100多种产品,线上销售最多的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线上销售额 4200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4.2%。

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充分利用城郊资源和南部塌陷区资源优势,先后建设了市外桃源、凤凰堤、永镇汾洪江等一批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垂钓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园,拓展了农业功能,盘活了农业各类资源。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扭转了农业单纯依靠拼资源、拼人力、拼投入的做法,使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沃野春潮涌,扬帆破浪行。在埇桥“跨越赶超、增量提质”的进程中,埇桥区现代农业发展正奋发有为,追波逐浪,再创佳绩。 程荣胜

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服务中心徽香源烧鸡厂区图皖神面业有限公司厂区图

林木加工企业成品仓库富民蔬菜标准园

YAW3000B恒应力压力试验机

泊头市试验机

济南WAW-2000E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价格

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10kN

无锡试验机